close

這是我受以前編輯所託,寫的一篇文章。在我訪問的當時,其實我非常感動。用文字寫下當時的心情,但卻不能瞭解是否表達了這個家庭多麼的不同。 我在這裡原文轉載http://www.pctpress.com/data/pctpress/2006/2811/2811-12-13.htm 希望一個小小的故事,能夠給你不一樣的心情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奇蹟,因愛而萌芽~台灣雨人邱仁寧學琴之路

們家,家徒四壁!」邱仁寧的媽媽黃賢美,在我轉了幾個越來越遠離台北市的巷弄後,在家門口就先開口跟我說,「非常歡迎妳,我們家沒有什麼好招待」。話還沒說完,我的面前已經出現茶跟水果,我心想,這應該不是「沒什麼好招待」,而是「熱情的款待」吧!
像一陣風的端出茶點水果後,邱媽媽趕忙叫在房間的邱仁寧出來,只見邱仁寧用中氣十足的聲音,一連大聲說了兩次:「姊姊好!」我有點心虛,因為論年紀雖沒大上一個輩分,但叫姊姊好像又裝年輕,但我看他毫不猶豫也理直氣壯的神情,加上宏亮的聲響,讓我開心又默默的接受「姊姊」這個稱謂。這真是個單純的家庭,我心想,一個心智永遠保持如幼兒般的大孩子,一對殷勤又充滿愛心的父母,還有一個以哥哥為傲的小女孩,一家四口仿若漫畫劇情一樣,屋裡天天傳出幽美的琴聲,房間盡是父母談笑的聲音,這一家人,若沒有愛的牽引,又怎能有今天的一切


⊙父母淚伴障愛兒成長

看到二十歲的邱仁寧,是個能夠表達自己的思維,用簡單的字彙描述自己心思的大小孩,在外人看來,仿若天生自然的學習,對患有重度智障、自閉症以及先天性白內障的邱仁寧來說,現在的狀況是父母滴滴血淚所換來。

從四個月大因為先天性白內障經歷八次手術,最後右眼失明、左眼僅剩微弱的視力;五歲之前不會說話,經鑑定為重度智障以及自閉症,這樣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,在邱仁寧父母的眼中,他就跟平常的孩子一樣,一樣有思想、有情緒、有意見、有能力,只是,這些能力需要長時間不斷學習再學習。

黃爸爸指著牆上斑斑污漬說,小時候邱仁寧坐不住,常常聽到一點聲音,就想要去找尋聲音的來源,而嵌在牆上的冷氣,是他的最愛之一,因此,在沙發上方與冷氣口的牆壁上,都是他企圖攀爬的印記,當然,家裡的牆壁,也不可避免成為「探險」的記號,黑黑灰灰、深深淺淺成為另類的藝術創作。

對於患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來說,要了解具象物體,需耗費許多時間,抽象的東西,更是難上加難。黃爸爸就說,邱仁寧到四歲左右都不知道要到廁所方便,因為他無法了解「廁所」跟「大號」的關聯,一般孩子兩歲多就能學習獨立上廁所,但邱仁寧到四、五歲還會在客廳如廁,但邱仁寧的爸媽始終沒有怨言,一次一次再一次的教導他,直到我們所見的二十歲,現在的邱仁寧彈得一手好琴,能寫簡單的國字,能夠與外人、同儕相處,一路走來都是父母親愛的相隨。

⊙讓弱點成為祝福的開端

對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,學鋼琴需要十足的肌肉靈動、手腳與眼睛協調,以及敏銳的耳朵與穩定的節奏感,即便這些條件在學習過程中是不斷被訓練,但對正常孩子來說,都是個挑戰,更何況是像邱仁寧這樣一個連坐都無法坐好的孩子。

「學鋼琴唯一的路就是毅力」,邱媽媽說,因為邱仁寧從小音感特別好,三歲多就會聽音樂彈單手旋律,知道邱仁寧先天發育不比一般正常人後,爸媽希望用他比別人優勢的地方,慢慢彌補他在各方面的落後,避免他的天賦受到環境影響而消失。

邱媽媽回憶說,當年他們想要幫邱仁寧找個鋼琴老師卻處處碰壁,好不容易用「視力比較不好」隱瞞智力問題,勉強進入班級學習,還好,遇到非常有耐心的老師,也開啟他音樂漫漫長路的第一樂章。

學鋼琴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看不見又聽不懂,怎麼學?邱媽媽說的自然:「我親自上陣督導!」「親自督導」聽起來容易,裡面卻包含無數母親對孩子的愛。每堂課都是她帶著仁寧到老師家,從上課第一分鐘到下課,全程陪同,回家一定聽著老師上課的錄音,帶著邱仁寧練習。

邱媽媽說,「轉手指」是鋼琴的基本技巧,但邱仁寧連Do Re Mi音符的名稱,到十歲才能連結,怎能明白「轉」的意思?因此,最原始的方式:用媽媽的手去轉動他的手!媽媽手帶著仁寧,一次又一次在鋼琴上移動,告訴他「轉」的動作,同樣地,當練習到腳踏板的時候,媽媽蹲在地上,看著課本,用手搬動他的腳,告訴邱仁寧何時要踩下去,何時要抬起來,常常一蹲就是好幾個小時,花了數個星期,才讓他學會踏板。

「仁寧雖然學的慢,但他有一個優點,學會就不會忘!」邱媽媽用關愛的眼神看了一眼仁寧,慢慢地跟我說,仁寧音感好,可以輕易分辨錯誤的音,再者,邱仁寧因為腦部的問題,始終保持一個赤子之心,這使得他能夠心無旁騖的專心練習,不受外面的引誘,齊心一致,一旦學過的東西,就像刻印在他腦袋中一樣,不會忘記,他的學習如同海綿一般,只有不斷的吸收再吸收。


⊙奇蹟是給不放棄的人

大提琴大師卡薩爾斯一天的開始,從黑白琴鍵上的巴哈開始;邱仁寧的一天,也從音符流洩的第一時間開始計算。邱媽媽說,早上吃完早餐後,約莫八點鐘,邱仁寧會自動的打開鋼琴,開始練習,直到中午媽媽做午餐的轟隆隆抽油煙機聲結束,他就知道午餐時間到了,今天的練習到此為止。每天固定四個小時的練習,使得邱仁寧的琴藝受到肯定,背後是父母親無限的愛以及毅力堆疊出來的成果。

邱仁寧的媽媽始終相信,是鋼琴讓她的兒子從一個無法自己如廁的孩子,變成現在可以寫簡單的國小作業、可以與人談話,可以從指尖流洩美妙的音符。對邱家來說,不是他們選擇了鋼琴,而是鋼琴啟發了邱仁寧。

邱媽媽坦言,當發現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不同時,確實面對很多壓力,當他們選擇讓邱仁寧學習鋼琴的路時,很多人都抱持著懷疑且輕蔑的表情,認為仁寧一定沒辦法學好,也認定學習鋼琴只是滿足為人父母的虛榮心。

抗拒著眾人的異樣眼光,爸媽認為所謂的天才,來自不斷的努力,他們沒有輕看邱仁寧與生俱來的音感,從旁用不同的方式,幫助邱仁寧能夠做好彈鋼琴的事,奇妙的是,藉著鋼琴,邱仁寧慢慢能夠表達自己,慢慢能夠與人溝通,似乎一根根琴弦、一串串樂音,觸動他心靈與腦袋中的某一個細胞,讓他像作夢一樣,越來越清晰光明,行為舉止也逐漸成熟。

訪談的當中,邱仁寧偶爾坐在地上,看著自己的報紙,聽著我們的交談,突然他在地上作勢打滾,被媽媽制止後,他就像個做錯事的小孩,馬上收斂自己的行為,坐到我座位的旁邊,看著我。邱媽媽跟他說,一直盯著別人看是不禮貌的行為,但我想他沒有惡意,也就對他笑笑,沒想到,他又開始對著我說:姊姊妳好!我才發現,他其實是想要引起我們的注意,只是他學會的單字非常有限,僅能用他所懂的方式,嘗試跟我溝通。

我問他最喜歡哪一個作曲家,他偏著頭跟我說:「貝多芬!因為他可以彈的『碰碰碰碰』!」我笑了,問他是因為貝多芬的曲子都很雄壯嗎?他說:對啊!果然,當邱媽媽請他彈一曲時,他毫不猶豫選擇了著名的〈悲愴奏鳴曲〉,他稍嫌用力過猛的觸鍵,明確而流利地表達整首樂曲,讓人驚嘆他的表現,已經具有大學音樂系的水準,也驚訝邱仁寧在鋼琴前面的沈著與穩定,與先前孩子般的表現,有如天差地遠。

我開始相信,邱媽媽所謂「鋼琴幫助邱仁寧」的這句話。因為在鋼琴前的邱仁寧,能夠毫不畏懼的自彈自唱〈感恩的心〉,也能順暢地彈完艱難的貝多芬作品,出色的表現,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個多重障礙的孩子。當邱仁寧專注於他的黑白牙齒時,邱仁寧的爸媽,就站在鋼琴旁,專注仔細聆聽他的演出,問及彈何首曲子時,邱媽媽還輕輕摟住邱仁寧,輕聲好言跟邱仁寧討論,耐心與愛心,溢於言表,我終於明白,能讓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站上音樂的舞台,靠的不是運氣,而是滿溢的愛。

邱仁寧的家裡,如同媽媽黃賢美描述,沒有別緻的裝潢,高雅的佈置,最醒目的是排滿獎盃的櫃子,各種音樂比賽以及總統教育獎的獎盃,閃閃發亮讓邱仁寧的家不點燈也充滿光亮,邱媽媽說,邱仁寧得到的第一個獎盃是史坦巴哈鋼琴比賽,那一次之後,他們了解,原來邱仁寧不是不行,而是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時間與愛,而身為父母,他們一路走來,供給邱仁寧也只有從沒減少的愛。

「我們讓仁寧學鋼琴,不是為了比賽,而是為了我們永不放棄的愛!」邱仁寧的爸爸跟媽媽同聲地說,當所有人只知道求助早期療癒時,他們同時在家裡,用土法煉鋼的方式,讓仁寧接觸他有天分的音樂,藉著學習鋼琴刺激其他遲緩的發育,「我們從沒想過他會有今天的成績,只是單純地希望他健康長大,享受並適應社會生活。」邱媽媽淡淡地說。

回想二十年走來的跼躅,邱家爸媽沒有太多怨言,也許正如他們所說,邱仁寧是上天給他們的「寶貝」而不是「考驗」,走過顛簸的二十年,現在換來是平淡溫馨的生活。當我問及是誰主要照顧仁寧,邱爸爸帶著驕傲說,是媽媽!邱爸爸說,邱媽媽有著客家人不屈服的精神,生下仁寧,知道他的特殊後,義無反顧的辭去工作專心照顧仁寧。我問邱媽媽,這一路辛苦吧?!只見邱媽媽臉上一抹情緒瞬息轉動後說,「要是當年我沒有放棄我的工作,現在仁寧會是個不定時炸彈,你看他現在,能說能笑能撒嬌,我只說:這值得!」

離去時,客氣的邱媽媽堅持一定要送我到樓下,要我回程小心。當我遠離邱家時,回頭一望,發現來時略嫌偏遠的住家似乎有道光芒,微微閃爍,告訴路人:請注意,這家人用愛過生活,用愛填補缺憾,締造奇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y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